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!
YaYa医师简介张晓光,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教授,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尤其高血压的药物治疗。冠心病是“冠状动脉性心脏病”的简称,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(收缩变细),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,导致心肌缺血、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,临床又称为“缺血性心脏病”。其中单纯由冠状动脉硬化(在冠状动脉内壁形成粥块样隆起,又称为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”)引起者,特称为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”,它占冠心病的绝大部分(90%),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原因,其中包括冠状动脉炎、冠状动脉畸形、冠状动脉栓塞、心肌微血管阻塞性病变(X综合征)等。一般临床所说的冠心病,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言,在临床上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。冠心病、心绞痛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由于其发病率高、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,因此备受大家重视。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的许多表现与冠心病心绞痛,甚至心肌梗死相似,在没有冠状动脉造影以前或在没有冠医院,两者的鉴别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。但仔细分析临床表现,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。首先,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一般年龄较大,多在40岁以上,男性较多,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存在,如肥胖、高血压病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。
其次,心绞痛的胸痛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胸痛也有区别,下列胸痛特点符合心绞痛。
疼痛部位心绞痛发作时疼痛的典型部位是在前胸正中的胸骨后,而不是在胸部表面。范围如拳头或本人手掌大小。有时疼痛部位可偏左或偏右,偏左者多见,累及右胸者较少超过乳头线,单纯右侧胸痛者极少见。近半数病人胸痛同时向身体其他部位放射,其中以向左肩背、左上肢内侧和左手小指侧放射最常见,少数可向上腹部、颈咽部,甚至面颊部放射,引起相应部位不适或疼痛。少数病人心绞痛发作时胸痛并不明显,主要表现为上述放射部位的疼痛,临床易误诊为肩周炎、胃炎、胰腺炎、胆囊炎等。
疼痛性质病人胸痛常呈压迫性、紧缩样或压榨性,伴有发闷、甚至窒息感,也可呈烧灼样,但不尖锐,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。疼痛时常伴濒死的恐惧感。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,直至症状缓解。对同一病人来说,每次发作的疼痛程度可轻重不一,但疼痛性质基本一致。疼痛缓解后有些病人可遗留皮肤感觉过敏或前胸壁发酸的现象,然而多数病人发作后并无任何不适。
发作诱因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很多,常见的有下列几种。
劳累。如走路急、跑步、上楼梯、搬重物等。一般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劳力条件下发生,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。
脑力劳动过度。如长时间紧张的脑力工作、连夜加班或工作压力大,不能很好的休息等。
情绪激动。如过度兴奋、悲伤、恐惧、愤怒、焦虑不安等。
饱餐。可以表现为进餐时胸痛,也可表现为餐后心绞痛,后者多见且常见于餐后20~30分钟。餐时或餐后的心绞痛尤应注意与胃病相区别。
排便。小便困难或大便秘结者,因排便用力也可诱发心绞痛。
寒冷。冷天迎风走路容易诱发心绞痛。
吸烟。尤其短时间大量吸烟。
心律失常。心动过速时心肌耗氧增多,容易诱发心绞痛;严重心动过缓(心率少于50次/分)时也可因心脏排血明显降低而发生心绞痛。
卧位。有的病人心绞痛常发生于安静、平卧位休息时,尤其是在夜间睡眠后1~3小时发作(午休时也可发生),称为“卧位型心绞痛”。
贫血。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,冠心病病人伴贫血时心肌缺血、缺氧更加明显,易发生心绞痛。
持续时间一般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约3~5分钟,很少超过15分钟,大于30分钟的胸痛很少为心绞痛,而应注意有无心肌梗死的可能,或根本就不是冠心病所致的胸痛。
缓解方式一般心绞痛发作,经休息或去除诱因后即能缓解,含服硝酸甘油也有良好疗效(含药后3~5分钟即缓解),胸痛缓解后病人常无任何不适感觉。
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fwoad.com/zlfa/21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