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对号,看看你的心理问题属哪一类斯

M·斯科特·派克在这篇文字中对人们多少都有一点的三个心理问题(神经官能症、人格失调症、人格神经官能症)进行了对比分析,让我们这些自以为正常或自以为不正常的人们通过自我判断,能够对号入座。

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,不是有神经官能症,就是患有人格失调。他们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,其表现症状却恰恰相反:

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,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。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,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,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旁人……

我在冲绳岛工作期间,接待过一位患有神经官能症的女士,过度的寂寞让她难以忍受。

她说:“我每天都会驾车到军属俱乐部,希望结识到新朋友。可那个地方总是让我心烦意乱,我感觉其他军人妻子都不愿意和我在一起。

我想我一定有什么问题,我的性格可能太内向了。我无法理解,我为什么不受欢迎呢?”

这位女士曾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,认为寂寞完全是自己性格怪异、咎由自取的结果。

治疗发现,问题在于她的智商高于常人,进取心也比一般人强烈。她和其他军官妻子以及丈夫格格不入,是因为和他们相比,她的智商更高,进取心更强。

她终于意识到,感觉孤寂不是自身有多么大的缺点。就这样,她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:

不久后她和丈夫离了婚,回到大学校园,一边读书,一边抚养孩子。她如今在一家杂志社当编辑,嫁给了一位事业有成的出版商。

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“我本来可以”、“我或许应该”、“我不应该”挂在嘴边,不管做任何事,他们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,他们缺少勇气和个性。

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强调“我不能”、“我不可能”、“我做不到”,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的能力。

治疗神经官能症,比治疗人格失调症容易得多,因为前者坚持问题应由自己负责,而非别人和社会所致。

治愈人格失调症患者则较为困难,他们顽固地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,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。

不少人兼有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,统称为“人格神经官能症”。

在某些问题上,他们把别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,内心充满内疚感;而在别的问题上,他们却一推了之。

治疗人格神经官能症,不见得如想象的那样困难。

首先治愈其神经官能症,就能让患者对治疗树立信心,进而接受医生的建议,纠正不愿承担责任的心理,消除人格失调的根源。

几乎人人都患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官能症或人格失调症,因此,只要及时求诊,对于心理健康大有好处。

人生一世,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,判定该为何人、何事负责,既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。

评估责任归属,必然让我们感觉痛苦,从而产生回避倾向。从内心出发,做出权衡,当事人须自我反省,其中的痛苦和折磨,令不少人望而却步。

好逸恶劳显然是人类的天性。

某种意义上,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,都会本能地逃避责罚。兄弟姐妹打架,大人追究起来,他们会忙不迭地推卸责任。

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种神经官能症。他们理解力有限,就会把承受的苦楚看成是罪有应得。

缺少关心的孩子自惭形秽,认为自己不够可爱,缺点大于优点,他们从来不会想到,这是根源于父母缺乏爱和照顾。

他们无法得到异性的青睐,或在运动方面差强人意,也都一概怀疑自己有严重的能力缺陷。他们难以意识到,即便发育迟缓、智力平平,他们仍是正常人。

人人都需要多年经验,让心智不断成熟,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,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。

——选自《少有人走的路——心智成熟的旅程》M·斯科特·派克吉林文史出版社

俗人荐语

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问题,这一点,虽然已经广为人知,却造成了两种巨大的误解:

一种是认为所有有心理问题的人都是精神病,都得治;

一种是既然大家都有问题,那就等于没问题,不用治。

M·斯科特·派克在这篇文字中对人们日常多少都有一点的三个心理问题(神经官能症、人格失调症、人格神经官能症)进行了对比分析,并从治疗的角度提出了建议。

我们这些自以为正常或自以为不正常的人们,不妨通过自我判断,对号入座。

后面的关于儿童人格失调症的分析也对为人父母者有所启迪。

这不是一篇独立完整的文章,是M·斯科特·派克的超级畅销书《少有人走的路——心智成熟的旅程》的一部分。

(图片来自网络)

特色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
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fwoad.com/jbms/2617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.